上半年,提到专利便是此起彼伏的专利战,亿光与日亚化、美国费特电气与CREE的专利之争,也让中国LED企业意识到,中国在LED专利方面话语权很小,克服专利问题任重而道远。
中国LED产业专利联盟理事长眭世荣也认为,由于专利壁垒的存在,国内LED产品难以进入中高端国际市场。似乎在LED领域,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国际巨头收紧专利大网,多数中国LED企业便难逃一劫。
而下半年中国LED企业接二连三的专利突围,让中国厂商重拾信心。
下半年哪些企业获得专利授权?
7月21日,国星光电取得一项LED封装发明专利,拉开下半年中国LED企业获得专利授权的序幕,在接下来的8、9、10月中,专利界对于中国LED企业来说喜讯连连。
7月份,日本丰田合成先后将白光LED专利授权给中国的两家LED 封装厂商:聚飞光电及易美芯光,达成了供应链战略合作。对于聚飞和易美芯光而言,打开了企业的国际市场成长空间。
7月23日,立达信获得晶电灯丝专利之授权且可将其应用于产品上,其专利范围涵盖台湾、大陆、美国、欧洲及其他地区。尔后,晶电与CREE签署了全球LED芯片专利交叉许可协议,被称为“在加快采用LED照明的同时尊重国际知识产权法的重要性和价值。”
业者认为,产业需要大企业具备专利开发创新能力,小企业具有自身特色技术,两者相结合才有同国际大厂交叉合作的谈判砝码。
而不管是专利相关的结盟发展还是专利的授权和收购,都也有利于企业开展不同以往的市场新局面。
从8月下旬到10月初短短几十天,就有鸿利光电获得两项LED发明专利和MLCOB光源模组制作法专利,国星光电获得两项LED发明专利,艾比森LED显示屏获国家发明专利;七星天收购近220件LED相关海外专利,勤上收购拥有约4000项LED专利的Lumileds 6.15%股权,飞乐音响拟收购拥有世界多项领先专利的欧司朗照明业务。
对于国内企业而言,想要突破国外企业“专利围剿”、布局国际市场,首先应该做到“兵马未动,专利先行”,必须逐步进行自身的专利积累。那么,企业如何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专利授权“橄榄枝”呢?
企业如何获得专利授权?
发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创新能力的高低,而拥有更多发明专利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。
一方面,飞利浦、欧司朗、日亚化学、丰田合成、科锐等国际巨头通过彼此的专利交叉授权的方式形成严密的专利网。另一方面,我国大陆申请比例少而晚,发明专利不足,且大多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,这种“外围专利”进入国际市场屡受挫。“内忧外患”可以催生出绝望,也可以激发出手段。
国际大厂接连的出售加上竞相的接盘,让国内的LED企业终于有些机会“一展身手”。例如,晶元光电与CREE的专利交叉授权,借此机会更迅速、顺利将LED芯片推上全球舞台,虽然“绕了个弯” ,却开辟一条中国LED企业打破国外专利垄断的新路,更好地走出国门对接国际市场。
然而,企业虽可根据相互授受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专利战略发展,但专利保护期限届满后仍可能会重现专利纠纷的问题,所以企业不可能坐享交叉合作获得该专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。
所以,企业协同创新、抱团取暖和专利收购成为中国LED企业,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LED专利战的另外两种可行措施。
在目前LED核心技术掌握在欧洲等国家手里的时候,企业的“单打独斗”终究会有些吃力,结盟是一种选择。例如 “抱团”谋发展,成立专利联盟,加强专利战略研究。而专利购买则有助于拓宽中国企业获取海外专利的渠道,例如七星天收购近220件LED相关海外专利以及勤上对飞利浦流明的收购、飞乐音响对欧司朗照明业务的收购。
不管是通过哪一种方式获得专利授权,企业都需要从根本上将自己的专利技术做强做大。此外,专利保险也为LED企业专利维权提供一些费用保障,当然这是后话,暂且不谈。